人死了以後,到底還能剩下甚麼,還有沒有感覺,有沒有思想?
葬禮的意義在哪裡?
古有賣身葬父,那是為了孝義。
就算沒錢,死了,也要風風光光,
甚至連活著的人的生活也不計,
也許是後人為了思念而想得太多。
不知從何時起,好像有在一點一點的變質。
變成好像是個「鬥懷念死者」的比賽,
多風光,也是給活著的人看。
老一輩都有「棺材本」,
即使自己已再沒親友,
還是想要辦個葬禮,
到底是為了什麼?
* * * * *
前些天,在報紙上看到,曾特首夫人有份兒辦的聖雅各福群會,有這麼一個服務:生前計劃。
就是在自己還活著的一天,預先安排自己的葬禮。也要自己付自己的份,到底最後會不會變成賣身葬自己就不得而知了…
裡面有一個問卷,是關於我的意願,我就寫了起來…
葬 法:
□ 土葬 ■火葬
棺 木:
□ 中式棺木 □ 西式棺木 □ 紙棺 ■反正都是燒,便宜就好
宗教儀式:
■ 不需要任何儀式 □ 天主教/基督教 □ 道教/佛教
(雖然我是很想看破地獄…但我看不見的吧…)
舉殯地點:
□ 醫院/殮房 □ 殯儀館 □ 教堂 ■我以為一定是殯儀館,原來可選擇的
骨灰安放:
□ 教會/政府靈灰龕位 □ 已買私人骨灰位
□ 撒于紀念花園/大海 ■ 有沒有人想要分一點拿回家? 想要就隨便拿去啦
壽 衣:
□ 穿著自己日常衣服 □ 穿著高貴西服 □ 一般壽衣 ■ 反正都是燒….
大 相:
□ 有準備 □ 沒有準備 ■ 隨便拿張生活照就好了吧, 不要用證件相啦, 好老土
音樂播放:
□ 傳統哀樂 ■ 自選歌曲名稱 Vitas 的 Отцвели хризантемы (The chrysanthemums have faded) 好像很對氣氛…
現場氣氛:
□ 悲傷/傷感 □ 熱鬧 ■ 平靜
期望參與的親友:
有心誰來都行,沒有心不要勉強
器官捐贈:
■ 願意 □ 不願意
遺體捐贈醫學用途:
■願意 □ 不願意
錢還是留給活著的人用比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