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的作文是學習討好大人的過程

我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一樣,但在我小時候,作文的題目都是千篇一律、迂腐陳舊。

作文課的目的,本來是為了要讓學生學會用字遣詞,文章舖排吧?內容只要豐富貼題就好,但似乎老師們並不都是這樣想。

小時候,作過很多次「我的志願」、「爸媽真偉大」、「中學生應否談戀愛」。先說「我的志願」,老師們心中都有他們的理想答案:離不開警察、律師、醫生、科學家、消防員。如果平白說出自己其實只是想當個平凡的白領,會被評為毫無大志、欠缺理想。雖然也未至於會吃零蛋,可是也不會高分到哪裡去。但哪有那麼多醫生、律師、消防員,更遑論是科學家…有多少人是能忠於自己說出自己所想的事?學生時代能一早想好自己要走的路,付諸實行的人又有又少?到了現在,還不知自己想要怎樣的人有好一大堆。關於父母之愛的題目,曾經又傷透多少個沒有完整家庭的小孩的心?

十年前還在作「中學生應否談戀愛」,學校的教師是否生於封建社會?君不見清末民初,徐志摩、林徵音,百多年前已經在學習階段求愛,早就己經沒有了「應否」的問題存在。如果真的要一起,任人怎麼阻止,也會在一起的吧?

一切一切,孩子都只是在老師心中的答案上發揮,沉悶無比。在被打壓的思想中,學會的不是如何寫作,而是如何討好巴結會給你好成績、給你好處的大人。

One thought on “小時候的作文是學習討好大人的過程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