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界限街以南

住在士美非路,全港碩果僅存的,英文街名只有一個字的街道。Smithfield,沒有Road 字在後。因為Field 就已經是街道。Field 就是 field,Road 就是 Road。

280px-HK_Kennedy_Town_Smithfield_2[1]

(圖片來源:Wikipedia)

可惡的是,Google Map 把它冠上了Road,整件事變得冗贅。

該道路除了是香港島上少數以「路」作為後綴的道路之一外,其英文名稱「Smithfield」也是香港少數以一個英文單字作為路名的道路。

2007年2月2日,地政總署公告欲將道路名稱改為「士美菲路」(Smithfield Road)[1]。其後地政總署放棄更改英文名稱,同年10月18日的公告只擬把中文名稱更名為「士美菲路」[2]。

(來源:Wikipedia

在界限街以南,街道名稱都是充滿英國文化氣息,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點滴。又何必急於把殖民地色彩去掉呢。即使真的要改,請把它改成更好的--君不見新界北的街道都是兩個中文字堆砌出來的名字,沒有什麼特別意義,也絲毫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名字。

例如:天水圍近香港濕地公園一帶,有天秀路、天暉路、天影路、天瑞路、天葵路等等。

我不知道天上有葵花,也何以天會有影子。

不是要崇洋媚外,只是在擁抱袓國文化以外,也請多加思量罷。

中國設計怎麼了

也許是文化差異。

我也許永遠都沒辦法明白,在中文書名、中文內容的書本封面上面,為何總是要加上一兩個突兀的拉丁字母拼音。

像這種的,搞什麼:

9178252-1_b[1] 9159091-1_b[1]

另外,這系列的外語書真的很…就像從前看通勝學英文的感覺,讓人哭笑不得。

我知道民初錢玄同等人主張廢除漢字,也知道毛澤東也重提過此事;但,書還是用漢字寫,封面就這麼半湯不水的,看到就生氣。

漢字之美,在於言簡意賅。在簡化字推行之下,早已屍骨無存。還來這麼一堆合成怪胎,內憂外患,嗚呼哀哉!